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央行“上新”流动性投放工具有何影响?

   日期:2024-11-30 09:01:47     浏览:0    评论:0    

10月28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这也是今年以来继临时正逆回购以及国债买卖后,央行再次推出新工具。

央行称,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将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

根据公告,此次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央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有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可以更加及时、精准地调节市场流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解读1

期限不超过1年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逆回购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常客”,是央行用于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工具。而买断式逆回购则是央行新推出的流动性工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与公开市场普通逆回购操作工具相比,本次央行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在操作流程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其中最大区别在于操作期限。

根据央行公告,买断式逆回购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梳理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根据期限由短至长,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

王青指出,普遍逆回购操作期限通常为7天,2020年以来最长期限为14天,主要是为平滑月末、季末和国庆、春节假期带来的资金面短期波动。而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期限不超过1年,主要为了应对11月和12月大量集中到期的1年期MLF。

有权威专家表示,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解读2

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定位于流动性投放工具

央行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与普通逆回购工具最大的区别之一。

据了解,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定位为流动性投放工具,此次推出的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而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央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有权威专家表示,这既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也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而突显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

“MLF采用单一价位中标,即每次操作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会导致该利率仍带有一定的政策利率色彩。”王青表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这意味着在每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中,通常不会只产生一个中标利率。这就会进一步淡化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突出其单纯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作用。

解读3

对冲年底MLF集中到期维护年末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权威专家表示,央行在此节点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对冲四季度MLF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Wind数据显示,11月、12月各有1.45万亿元MLF到期量,达到目前MLF余额的40%。再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投放等,届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补缺压力。这两个月到期总量相当于9月末MLF余额的42.7%,为历史最高水平。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降准0.25个~0.5个百分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在四季度MLF大规模集中到期以及政府债券发行速度加快等情况下,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来释放中短期流动性,将有助于更好对冲MLF到期和政府债券发行带来的流动性缺口,继续维护年末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不过,对冲MLF大规模到期,央行为何选择新推出一项政策工具?

对此,王青解释道,之所以采用买断式逆回购,而非将当前的质押式逆回购操作期限拉长,主要原因在于该工具旨在对冲1年期MLF大额到期,因此操作时限要延长至1年之内。

“若采取拉长质押式回购期限方式,将导致金融机构用于质押的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较长期限内处于质押冻结状态,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承压,而买断式逆回购则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王青指出。

此外,王青预计,本次启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还可能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同时,考虑到央行已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事实上,央行已在10月小幅缩量续做了MLF,但操作规模仍有7000亿元,属于大额续做。

解读4

操作工具更多元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

央行增加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让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工具更加多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

事实上,我国货币市场的主流模式是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出现违约等极端情形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

“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后,他们更习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买断式回购。”权威专家表示,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解读5

央行加大市场调节已创新多个流动性投放工具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央行加大市场流动性调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上升。今年以来,央行创新多个流动性投放工具,流动性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如今年7月30日,央行通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可以在月末、季末或年底等特殊时段,对市场流动性进行针对性调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有助于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更灵活、快速地调节市场流动性,即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通过临时逆回购操作满足机构对流动性的需求,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在市场流动性过剩时,通过临时正回购操作收回流动性,防范资金空转套利。

今年8月30日,央行公告表明,8月央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既买入短期限国债又卖出长期限国债,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净买入国债是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进一步增加市场流动性。在未进行降准的情况下,将央行买入国债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传递出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扩内需的明确信号。

“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创新、适时操作,还传递出稳定市场、提振预期的积极信号,从而保障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市场稳定,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董希淼表示。

新京报记者姜樊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83975.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