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网络时代如何保障“离线权”

   日期:2018-09-12 13:17:02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16    评论:0    
核心提示:网络时代如何保障“离线权”
    技术改变世界,但当信息技术产品全面渗透到工作生活日常的每个细节、每一分钟,其正面效应不升反降,负面效应屡屡发生。倡导保障“离线权”不单单是给人们的生活留白,更是保障人们能够及时从网络世界中探出头来,清除信息垃圾、保持头脑清醒。

“有一种恐惧,叫工作群里突然有人@你”。近日,一起仲裁案引发舆论关注,身为孕妇的当事人因错过群里一则“10分钟内上报当月业绩”的通知而被辞退。该事件虽以当事人维权成功告终,却着实戳中了很多职场人的痛点。

今天,随着智能手机演化为人们的“外挂器官”,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也与所有人的生活与工作紧紧捆绑在一起。交往中,互换名片的越来越少,互相扫码的越来越多;工作时,当面布置的越来越少,在线传达的越来越多。而这些即时通讯工具在便捷工作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烦恼。上文那种“不回@就开人”的个案固然极端,但其中反映的“隐形加班”与“离线风险”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上班族不能承受之重,不乏有人期盼跟微信工作群等互联网“国民应用”保持距离。

在网络时代,人们是否拥有“离线权”?之所以亟须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当下的即时通讯工具已经不再是“日活”“时长”“用户数量”这些维度可以诠释的了,必须以社会化的视角去审视,尤其是审视其对社会行为与心态的负面影响。比如,微信消弭了距离却模糊了界限,工作与生活都随着24小时在线而压力倍增,审视群里闪烁不断的信息,没有多少是真正的十万火急,但这种状态制造的疲劳与焦虑真真切切。再如,微信促进了交流却可能拉低了效率,密集沟通与碎片信息让专心致志的思考愈发奢侈,疲于应付的必然结果就是好生忙碌却脑中空空。

技术改变世界,但当信息技术产品全面渗透到工作生活日常的每个细节、每一分钟,其正面效应不升反降,负面效应屡屡发生。马斯克甚至直言,“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最大危险。”此种“反电子乌托邦”的思路或许过于悲观,但我们有必要对科技负面性抱着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有两组耐人寻味的数据:去年上半年,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而要问这“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大家都做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似乎人人都会一时语塞。一篇热门日志这样写道:停用朋友圈半年,看过电影43部,看过书14本,这些电影和书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很多痕迹。仔细想来,生活的趣味和生命的质量,不正是某些“痕迹”吗?越来越多人在沉重的信息负累和“缰绳”中体悟到:人为机役,人为群役,一定不是社会的福音。

人类与技术,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就拿工作来说,去年1月1日,世界上首个保障员工“离线权”的劳工法已在法国正式生效,规定聘用50名员工以上的公司,不能在员工下班后发邮件,员工有权利“已读不回”。不少国际大企业也正视到这种时间切割的重要性,大众汽车规定下班后关闭公司的电邮服务器,戴姆勒则允许员工删除在假日收到的邮件,等等。这些规定虽不能照搬,但对中国社会也不无启示意义。“效率就是生命”,但更应懂得务实高效、张弛有度,才是更为科学的发展节奏。倡导保障“离线权”不单单是给人们的生活留白,更是保障人们能够及时从网络世界中探出头来,清除信息垃圾、保持头脑清醒。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说,希望用户用完即走,不在上面耗费过多时间。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这种觉悟应该从行业前瞻变成社会共识。大多数人作为用户,确实需要一份克制,让技术和生活、情感、思考保持安全边界。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795.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