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北斗时空信息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以北斗时空信息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北斗时空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北斗时空信息与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现场正式发布了29项北京市北斗时空信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北京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北斗时空信息产业高地。一是产业链条布局完整,形成贯通基础产品、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2000多种技术产品;二是应用推广成效明显,北斗应用已涵盖全市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三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23年北京时空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总体规模已达1400亿元,其中导航与位置服务核心产业规模,从2012年的10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近千亿元。下一步,将按照《北斗时空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的工作部署,加快具体工作落地,力争到2025年底北京北斗信息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北斗信息产业应用示范高地、创新赋能高地、产业聚集高地和国际合作高地。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二级巡视员何建吾表示,海淀区培育和集聚上百家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构建了卫星导航(GNSS)、地理信息(GIS)和遥感(RS)三大细分领域的全产业链。
近期,海淀区发布了《海淀区建设商业航天创新高地行动计划(2024-2028年)》,围绕卫星制造到时空信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不断做优做强空天信息产业优势长板,加快打造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海淀区将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航天创新高地,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当天共有29项典型应用案例正式发布,包括应用场景拓展类21项、服务能力提升类5项、区域国际协同类3项。
文/本报记者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