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科技保险为成长性企业赋能

   日期:2024-11-24 22:57:31     浏览:0    评论:0    

作为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科技保险是科技创新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科技保险也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今年1月份发布的《关于印发科技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科技保险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等科技活动以及科技活动主体,提供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等经济行为的统称。

当前,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着哪些发展瓶颈?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护航全生命周期

高科技产业往往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试错成本高、投入大、风险高,亟需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喆表示,通过发展相关的科技保险产品,不仅能够有效为科技企业分散风险,避免科技企业财务资金出现重大损失,还可以通过引入风险减量管理服务,降低企业发生各类风险损失的可能。

据了解,保险业目前正在探索根据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一系列科技活动提供一揽子保险服务。在科技研发阶段,保险机构通过科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研发中断保险、产品研发责任保险等险种,分散企业研发风险;在成果转化阶段,通过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侵权责任保险等保险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风险保障;在产业化推广阶段,利用网络安全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软件首版次保险等险种,护航科技成果市场应用等。例如,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经实现了从研发、临床试验、制造到销售应用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记者了解到,2017年起,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参与上海市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责任保险试点项目,为企业提供覆盖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技术临床研究的风险保障。同时,根据医疗行业上中下游企业特点需求,为医药研发类、医药生产销售类、医疗服务类企业设计推出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

今年2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的《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度)》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标准化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方案,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初期普遍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责任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有效满足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风险保障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推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尝试探索科创风投领域的“保投联动”,以“保”发挥风险保障功能,以“投”分享企业成长红利,综合运用保险投资和风险保障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很多科技型企业在创立之初压力较大,对于成本管控的要求较高。他们首先要解决‘吃饭’的现实问题,很难顾及配置保险的问题。”刘喆建议,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保险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风险兜底,让企业放开手脚,更有信心、更有魄力地去进行科技研发和转化。

为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会同上海市科委创新推动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华泰财险上海分公司联合多家险企成立共保体,开发设计专属保险产品,已累计为50家孵化器科技园区中295家入驻企业的816名创业者提供服务,风险保障近3000万元。

服务现代化产业

当前,保险业正积极创造与科技园区的对接机制,探索在科技园区建立科技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相较于原来的按险种设计,我们现在更加注重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及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专有产品。”刘喆介绍,国寿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根据上海重点产业体系和产业园区,主动对接高端装备制造、民用航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制造产业集群。同时,依托上海聚集汽车产业、交通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软硬件等先发优势,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展开地方性网络安全保险试点。

此外,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也与金融机构以及园区等开展密切合作,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专精特新”一揽子保险;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通过设计多款产品相辅相成的一揽子保障方案,为高科技园区企业构筑了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已为上海临港科技城、浦江高科技园、普陀桃浦智创城、万洋数字芯谷科技城等众多科创园区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过35亿元。

《上海科技保险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度)》显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推广难题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的推动下得到有效缓解,国产高端装备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道路更加顺畅。截至2023年底,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大地财险营业部等多家险企累计完成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242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涵盖特定型号的飞机、高端船舶制造、智能发电设备、工程设备等重点领域,为中国商飞、振华重工、金风科技等多家知名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累计提供风险保障832亿元。

在集成电路领域,保险业以“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以下简称“集共体”)为平台,助力突破“卡脖子”难题。2021年,由18家险企组建的集共体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签约揭牌落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构建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探索中国保险风险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底,集共体成员单位已扩展至21家险企,全年为24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34万亿元。

供需两侧齐发力

随着科技保险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除普适性产品以外,近期新增的政策中还推出了针对特定科技领域差异化保险产品的扶持政策,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专项保费补贴政策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科技保险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保障范围已延伸至创新活动的全生命周期。机构设置方面,科技保险专营机构和服务机构数量正快速增加,在专业团队建设、保险产品创新、专属保险服务、经营机制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相应探索;运营模式方面,行业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商业运作、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科技保险运营模式。

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行业仍存在发展瓶颈。一方面,需求侧有待进一步激发。“受制于科技保险专业性较强,多数企业对科技保险保障范围和风险分散作用认识不到位。同时,科技保险通常费率较高,制约了科技企业保险需求的释放。”刘喆说。

另一方面,供给侧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还比较高,覆盖科技企业需求针对性还不够强,保险主体对部分科技保险产品,缺乏精细化定价能力。风险服务方面,保险机构专业能力与科技企业实际风险管理要求还不能匹配,第三方服务机构数量少,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缺乏。

“从未来上海科技保险市场的发展方向看,建议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加快科技保险发展的体制机制。”刘喆认为,可以借鉴建设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发起人或者组织者的角色作用,选定一批核心技术产业或者关键科创活动,加快落地适配企业需求的保险保障产品、方案、标准及风险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新模式,解决重点支持领域中高风险、大项目风险保障不足和能力欠缺问题。

此外,保险业要强化行业协同,不断优化政策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科技保险生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动信息互联共享,加快构建行业风险信息数据库,提升行业大型风险、新型风险的评估、定价与计量能力。推动建立政府、保险公司、企业、科研院校等多方合作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相互赋能与良性发展。”刘喆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58382.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