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网贷影响房贷?答案来了!

   日期:2024-01-01 13:47:59     浏览:4    评论:0    

网贷是否会影响房贷?近日,这一话题一度被送上微博热搜。

花呗借呗、京东金条、美团借钱……当下电商平台的贷款产品日渐丰富,不少小伙伴也可能有上述疑虑。

中证君咨询了多家电商平台、银行机构了解到,多数电商贷款已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上面的借贷确实都会计入个人征信记录。

不少银行要求在申请房贷时提供“结清证明”,主要是为了确认贷款人的首付资金不是借来的,以证明还款能力,防范风险。

记者实探:电商贷款已接入征信

“查询个人征信时,发现报告里有一笔消费贷款,但我从未贷过款。”北京居民小林告诉记者,这笔贷款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发放,信用额度与花呗额度相同,可循环使用。

12月6日,小林就此事致电花呗官方客服,客服表示,小林在今年三月份签署了《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其花呗的使用情况会按月汇总上报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报送内容包括账户信息、授信额度及还款情况等。

“不会逐笔上报,而是按月合并进行报送。这个月上报的内容,是您上个月的花呗使用情况。”该客服说。

然而,小林的朋友也在使用花呗,但征信记录上却仍是“白户”。对此,小林回忆称“可能是花呗提示升级服务时,我没注意点了个授权协议。”

记者就此询问花呗官方客服,得到的答复是:花呗正在逐步、有序进行征信报送工作。在获得授权后,需将客户的花呗使用情况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借呗为贷款产品,将根据人民银行相关规定适时上报征信系统。

“正常情况下,客户没有点击授权书,我们是不会上报征信系统的。但未来,征信服务将逐步覆盖全部用户。如果客户不授权,可能会影响到使用功能。”花呗客服说。

此前,网传只有花呗会上征信,其他平台则不会。记者就此咨询京东金融、美团、360借钱等APP官方客服得知,上述电商贷款均已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会在用户的个人信用报告里体现借还情况等。不过,多位客服人员称,在没有发生贷款逾期等违约行为的情况下,征信记录不会产生“负面信息”。

银行回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房贷

很多消费者关心此类贷款上征信是否会影响房贷,记者就此咨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多位银行信贷部门人士及贷款经理了解到,此类贷款会对房贷的申请等带来一定影响。

不少银行要求客户在申请房贷时提供其他信用类贷款的“结清证明”。

“由于借款人的月收入证明需高于每月债务支出的两倍,而这些贷款会占据客户的负债额度,所以相同月供下,需要客户提供更高数额的月收入证明。”中国银行北京地区某支行贷款经理告诉记者。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的贷款经理吴明(化名)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假如客户向银行申请房贷120万元,月供5000元,若没有其他贷款,借款人月收入高于1万元即可。“但若有上述贷款,由于这些信用类贷款期限普遍较短,所以平均到每个月的债务金额就会比较高,借款人的月收入可能就不够了。”吴明说。

据《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应着重考核借款人还款能力。应将借款人住房贷款的月房产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

同时,申请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需证明房子的首付款是自有资金。

吴明表示:“银行可能会怀疑借款人把从借呗、京东等贷出来的钱当首付使。为了避免该问题,我们也要求客户在申请房贷时,将6个月内相对大额的贷款全部结清。”

“因为此类贷款资金,很难与房子的首付款资金明确区分,除非像车贷这样资金流向明确的。”浦发银行上海地区某支行贷款经理小谢向记者解释称。

专家提醒:建议保持良好征信记录

多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多次逾期记录会影响客户对于房贷的申请。

工商银行辽宁地区某支行贷款经理贾然(化名)告诉记者:“近两年内个人征信里累计有6次逾期记录,或者连续逾期3次及以上,我行规定不能为其办理贷款业务。”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银行在为客户授信或发放贷款前,会查询客户的信用记录,查看是否具有贷款逾期、信用卡逾期等情况,以便对用户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进行判断。建议消费者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

还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相较完全没有信用记录的“白户”,银行通常更倾向于向有一定贷款经历和良好还款习惯的客户发放贷款。

某国有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表示,有信用历史的客户可为银行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有着良好信用记录和还款习惯的客户通常被视为信用风险较低,因此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可能会有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白户”无法获得贷款。银行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收入状况、资产情况等,来综合评估贷款申请。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41332.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