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人工智能未来会走向何方

   日期:2023-08-10 19:17:00     浏览:3    评论:0    

“连我这种做人工智能的人,看到ChatGPT这样的表现,都大为震撼。”发出这种感慨的,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沈向洋。

作为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专家,沈向洋常年从事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最近这几年,他也经常和同行一起辩论,通用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做得出来、什么时候可以做得出来,讨论到底人工智能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算是“智能”。

让他感慨的是,在大家“还没有吵清楚的时候,ChatGPT已经横空出世”。

7月23日,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的基础科学与人工智能论坛上,诸多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学者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大模型及通用人工智能将会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围绕AI大模型的可能性边界、数据集和训练集、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不要说我们这些人没有反应过来,比尔·盖茨也没有反应过来。去年6月,盖茨都不相信这件事能做出来,直到8月给他(看了)模型——60道题做对59道,他才相信这件事真正实现了。”沈向洋说。

即便是世界级水准的科学家,从业几十年的计算机行业专家,对于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由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带来的种种变化,也难免会心生感慨。

“数学、物理等对于信息科学十分重要,同时基础学科也需要有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会上播放的致辞视频中,菲尔兹奖得主、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主席丘成桐说。

在他看来,信息科学能够产生一些重要且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数学家正在很起劲地研究”,人工智能正在影响数学本身的发展。他希望,年轻科学家能够从根本上了解人工智能,并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AI大模型需要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来打造,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副理事长周明思考的,则是AI大模型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具体“落地”。

在大模型的训练过程中,智能到底是在哪一步真正出现的?智能涌现的机制又是什么?在讨论的过程中,沈向洋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终他抛出一个观点——最关键的问题是缺少正确的数学工具。

“也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基础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他说。

用沈向洋的话说,很多科学技术发展的背后,都有非常强大的数学工具和数学原理在发挥作用,人工智能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对这个话题,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多模态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张建伟的补充是:“我们不只需要数学模型,还有物理模型、生物模型、脑科学模型。”

张建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系统的感知学习和规划、多传感信息处理与融合、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等等。他提到,虽然现在机器人的发展,在处理单模态信息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多模态信息处理方面,跟人类相比,尤其是在动态环境下,“还差得非常远”。

“我相信,基于物理、生理、模型和大数据联合驱动AI的方法,是未来实现智能机器人的必由之路。”张建伟说。

张建伟注意到,目前国内对机器人的热情很高,产业基础和环境氛围很好。如何在科技伦理的框架下推进机器人研发,不刻意地规划人工智能的创造性,给人类留出一些创意空间,是他认为“非常值得关注、值得探索的问题”。

关于模型训练,埃隆·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创始成员杨格认为,伴随着模型规模增长,需要更加丰富、质量更好的数据集,需要由偏重网络舆论的数据集,转向偏重数学科学、更具逻辑性和推理性的训练集。

在杨格看来,AI的思维结构和人类的思维结构完全不一样,唯一相同点是,AI大模型是用人类的数据训练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会感觉很像我们自己跟自己对话”。但人工智能跟人类仍然是不一样的,AI到底能不能像人类一样融入社会,目前“还不好说”。

“ChatGPT不是人,我们也不会把它当成人来对待。AI用自己的模式跟人类交流。”杨格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39597.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