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自助洗碗机、自动蒸箱烤箱……数字家电正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催生了不少新的问题——家电坏了,不少人宁愿换新的,也不愿修。
“修不如换”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家电维修究竟靠不靠谱?行业如何规范?为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家电维修市场陷阱多
3月20日,家住渝北区中央公园的市民曾小多4个月前才维修的燃气灶钢化玻璃台面又炸裂了。联系售后,对方告诉她,虽然在保修范围内,但钢化玻璃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因此配件费用要自己出,人工维修费可以减免。
曾小多告诉记者,2020年1月,她花1000多元钱买了这台燃气灶。去年12月,燃气灶钢化玻璃台面就炸裂了一次,当时联系售后时被告知,钢化玻璃台面已过保修期,更换新的台面需要自己承担费用,配件、人工维修费等算下来共计300多元。没有多想,曾小多掏钱维修。
“才过了几个月,现在玻璃台面又炸裂,再修又要钱,不如再加点钱换新的。”曾小多不理解的是,既然在保修范围内,为什么要收费?她想到维权投诉,但考虑到流程繁琐,只好放弃。
无独有偶,家住江北观音桥的宋双也遇到了家电维修的烦恼。去年夏天,他发现家中空调吹不出冷风了,联系了重庆一家家电维修服务平台,接线员表示“可能需要加氟,五六十元就行”。师傅上门修了后才知道,平台所说的“五六十块钱”,只是一个压力单位氟利昂的价格,空调加满氟利昂,花了700多元。宋双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早知道要这样多钱就不修了,直接购买新的,才多几百元钱。”他抱怨道。
“修不如换”原因多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3月15日,全市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投诉举报41696件。其中,家用电器类1227件,售后服务等问题占投诉举报总量的2.94%,排在商品类投诉前三位。
记者采访了解到,维修慢、维修质量难以保障、集成化程度高和零部件精密导致维修价格贵,是消费者“修不如换”的主要原因。
家电坏了,是修还是换?重庆市家用电器服务企业联合会(简称市家电服务联合会)秘书长詹冬有三点建议:
一是根据家电使用情况判断是否有维修价值。“修还是换,消费者要看家电的剩余寿命,如果没有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维修价值高,建议维修;如果已经超过了限定使用年限或即将到达使用年限,且机器型号停产,配件费用较高,则建议更换。”詹冬说。
二是加强监管,出台家电维修行业标准。詹冬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进入千家万户,维修服务成为整个家电产业链末端最重要的一环,要推进家电维修行业标准化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就要有相关服务质量规范。对此,市商务委、市家电服务联合会在2020年共同制定了《重庆市家电维修业服务质量规范》(简称《规范》),防止家电维修市场“虚构故障”“小病大修”“价格虚高”“返厂维修不返厂”等乱象。另外,市商务委、市家电服务联合会正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针对家电维修行业的地方标准。
三是消费者要擦亮双眼,不能只听维修人员的。詹冬建议,消费者购买家电时应尽量选择品牌家电,在维修时还要选择正规的维修企业,维修时核实维修师傅信息,留存消费凭证,并对维修过程进行视频和图片保存证据。目前,市家电服务联合会根据《规范》内容,授予重庆100多家维修企业诚信示范企业称号,消费者选择这些企业,权益才能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