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强化配送能力 快递业加速复苏

   日期:2022-12-24 11:59:37     浏览:2    评论:0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11月,中国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393.3,同比下降6.4%。

多家快递企业日前发布11月经营简报,受疫情影响,经营数据表现分化。可喜的是,12月以来,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利好不断,快递企业复苏脚步加快。业内人士表示,保通保畅政策红利效果将进一步显现,线上消费渐回活跃区间,快递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保通保畅政策显效

近日,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快递企业发布11月经营简报,经营数据表现分化。顺丰控股11月速运物流业务营业收入、完成业务量、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24%、增长2.92%、下降6.01%。圆通速递11月快递产品收入、完成业务量、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91%、下降6.74%、增长5.17%。申通快递11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业务量、单票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89%、增长2.15%、增长6.50%。韵达股份11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完成业务量、单票收入分别同比下降4.72%、下降21.40%、增长21.01%。从各业务指标来看,仅申通快递11月实现全面增长。

11月,快递业务规模体量受到疫情多点散发影响,部分快递网点暂停运营、快件积压。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11月,中国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393.3,同比下降6.4%。11月1日-11月11日,“双十一”快递包裹处理量达42.7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但同比下降10.6%。11月下旬,疫情多点散发,对行业在生产端的揽收和消费端的派送带来较大压力。

12月以来,多条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政策出台,快递业加快复苏。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工作的通知》,确保交通物流畅通。国家邮政局持续推进保通保畅工作,报请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出台政策,大力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实施,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和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动态疏解积压的邮件快件。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表示,保通保畅政策红利效果将进一步显现,线上消费渐回活跃区间,快递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同时,传统运行旺季的潜力空间依然可期,前期投入带来的能力提升,将推动快递业在畅通经济循环与支撑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大运力供给

近日,国家邮政局部署邮政快递服务畅通工作,全力畅通邮政快递服务网络,有效保证企业末端投递能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部门支持,积极保障快递员上岗作业。

“双十二”迎来新一轮快递业务高峰,民生、医疗物资需求加大,加之疫情影响,北京快递业出现快件积压、企业人力不足等问题。国家邮政局积极推动解封,调度首都邮政快递业末端畅通工作。

“我是从内蒙古来支援北京快递配送工作的。”北京市西城区某网点京东快递员王义林告诉记者,“刚开始送快件时对各街道小区不是很熟悉,效率较低,大部分客户都表示理解。几天下来,北京快件送达时效已基本恢复,部分‘爆单’地区时效性可能会慢1-2天。”

京东物流从全国调集首批1000余名快递员陆续抵达北京,顺丰控股也已发动500名京外快递员抵达北京,德邦股份首批200余名京外快递员也已奔赴北京,增援快递配送等工作。“目前京东、顺丰、德邦、丹鸟、极兔、圆通等企业已派出超过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递服务工作,人员力量得到相应补充。”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金京华介绍,目前北京市快递企业产能整体上已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快递企业积极加大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末端配送能力,打通民生物资“最后一公里”。申通快递通过设立专项帮扶基金、加强人员储备渠道、调配运力等方式加快统筹全网资源,全网逐步进入常态化运营。

申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时效和服务质量,通过多举措提高客户黏性,拓展规模客户量。“11月,申通快递实现‘量利’双增长,得益于产能建设投入,产能大幅度提升奠定了单量增长的基础,今年以来业务增速持续向好。”

国信证券指出,展望2023年,宏观经济和商务活动恢复、居民消费复苏、快递经营效率提升,叠加今年快递需求低基数,快递需求增长大概率将恢复至两位数以上。

国家邮政局表示,我国快递市场规模大、发展空间广、发展韧性足、政策红利多的优势将进一步彰显,快递业必能在畅通经济循环与支撑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我国经济注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36742.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