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今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回落,PPI环比小幅增长。香港《南华早报》分析称,中国通胀温和可控,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CPI涨幅低于市场预期,与今年4月和5月份持平。统计局称,同比涨幅回落,主要是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10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仅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由于果蔬及水产品大量上市,且节后消费需求有所回落,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均由涨转降。受生猪生产周期、短期压栏惜售和猪肉消费旺季等影响,猪肉价格上涨9.4%,涨幅比上月扩大4.0个百分点。同时,非食品价格继续持平。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持平,以油价看,国际油价变动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2%和1.3%。
中国将今年CPI涨幅目标定在3%左右。《华尔街日报》称,此前9月CPI同比涨幅为2.8%,创2020年4月以来最高。《南华早报》称,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认为,10月份通胀从9月份的29个月高位回落,仍低于政府首选的3%上限。未来几个季度,按照全球标准,中国的通胀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数据显示,10月份PPI同比由上月上涨0.9%转为下降1.3%。《南华早报》称,同比下降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但由于部分行业需求有所增加,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
报道称,中国的工厂和服务业活动在10月份均出现收缩,这表明随着经济受到疫情调整,出口订单仍面临压力。彭博社称,国际金融服务公司ING集团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通胀保持稳定。ING此前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经济仍在发展,例如今年三季度的中国经济恢复主要是由投资和工业部门生产等共同推动的。该经济学家称,随着中国对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大力投资,国际交流逐步恢复,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