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民经济半年报出炉,在上半年面临国内疫情散发和国际上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冲击下,国民经济二季度艰难实现了0.4%的增速,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当前的经济恢复情况如何?如何施策?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最新一期月度报告认为,当前国民经济正迎来恢复关键期。
回顾今年,国民经济在1月至2月呈现超预期的复苏走势,但进入3月,国内疫情反弹让工业、服务业、消费等多项宏观指标受到影响。4月大多数主要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而后,随着5月、6月各地疫情的逐步受控,国民经济逐步复苏。
工业出口成为一抹复苏亮色
4月复工,5月上旬产能利用率恢复至100%,5月15日超过4000辆特斯拉电动汽车装船驶往比利时……这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上半年的疫情冲击下交出的出口成绩单。
CMF月度报告认为,当下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正处于恢复的关键期。在工业方面,处于生产恢复和消化成本的关键期。当前,虽然生产恢复,但俄乌冲突等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危机仍在,如何消化成本成为考验。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5%,利润为负,但降幅收窄。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维持了1%的正增长,但行业分化严重,上游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很高,下游制造业利润却出现大幅下降。
不过,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副司长江源表示,随着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明显修复,工业品出口恢复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总体呈企稳回升态势,体现出宏观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正如江源所说,工业出口成为复苏中的一抹亮色。
消费复苏迎来稳物价关键期
“最近,又是住宿消费券,又是餐饮消费券,真切感受到了消费复苏的热乎气儿。”这段时间,在手机里定上闹钟,定点抢券成了北京市民曾女士的日常。在抢到了京郊住宿消费券后,曾女士已经规划好了行程。“前段时间因疫情大家都憋得够呛,都想着去郊区撒欢儿呢,消费券更是给这热切的需求又添了一把火。”
一系列提振消费的举措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正迎来稳定物价、恢复消费信心的关键期。从上半年数据看,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7%,处于温和上涨水平。但CMF报告认为,6月全国CPI同比涨幅达到2.5%,创下年内新高,已经显示出物价抬头的走势,需要预防通货膨胀。不过,随着夏粮丰收、猪肉价格的下降,物价稳定有较好基础。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呈下降趋势,是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较少的下降指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复苏的乏力。央行调查数据也显示,收入感受指数和信心指数,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都有一定的回落。“二季度出现信心低谷的情况下,三季度居民对收入信心的转变将对消费带来重要影响。”报告认为,除了一系列刺激消费举措,疫情防控更加科学、提振就业以及促进增收的一系列举措,将对消费者信心恢复至关重要。
房地产资金链稳定尤为关键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颇受关注。报告认为,围绕房地产也将迎来多个关键期。首先,当前处在遏制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的关键期,今年1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降幅较为明显,亟待施策遏制下滑。
同时,房地产行业还处于稳定资金链的关键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5.3%,其中,个人按揭贷款规模下降25%,显示出部分群体购房意愿下降。受投资下滑和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4.4%,土地成交款下降48.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6.3%。销售不旺,房地产融资渠道变得困难,两层挤压之下,房地产资金链目前处在稳定资金链的关键期。
报告分析,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在监管预售资金不能挪作他用的同时,还需要开辟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进行风险处置。
此外,报告认为,汽车消费对冲商品房销售及投资的效果和持续性需要关注。上半年,汽车销售成为消费中的一大亮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走高,一定程度对冲了房地产销售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