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与长城魏牌CEO李瑞峰的一场意见交锋,让“增程式”这一名词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在一场问界M7的上市发布会上,余承东为夸自家产品,声称现阶段增程式电动车更适合普通用户。这一言论立刻引发争议,李瑞峰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声,直言“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不过,争议往往伴随流量。曾几何时,理想汽车CEO李想多次科普增程式技术路线,但仍被很多人笼统冠之为“插电混动”。而如今,公众开始关注“增程式”与“插电混动”区别的背后,是混动技术在新能源车市已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变化。
华为长城高管隔空互怼
7月初,AITO汽车旗下第二款产品——问界M7发布,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把增程式电动车定位为“过渡路线”的说法不妥。他于7月6日在微博发文为问界M7“站台”,不仅称“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还对“李想开拓探索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表示感谢。随后,理想汽车CEO李想也转发了余承东该则微博,并配上一颗“爱心”。不过,就在7月6日17时57分,长城魏牌CEO李瑞峰却在微博上发文称,“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事实上,混动技术并不算新生事物。2020年时任大众集团中国区CEO的冯思翰,也曾公开炮轰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增程式技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来发电,再供电动机来驱动汽车,能量传递链较长,总体效率不高。
在理想、华为推出的增程式车辆中,发动机是作为帮助电机补充能量的“发电机”存在。而比亚迪、长城、奇瑞等推出的插电混动车辆,车辆在低速时由电机驱动,时速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切换为发动机驱动。
混动技术难简单分优劣
相比单纯的燃油车或者纯电动车,混动技术的优劣难以一言蔽之。如果一定要以油耗这个定量参数进行对比,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增程式或许要稍逊于标准插电混动技术。
尽管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是更绿色的产品,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还是让混动车型拥有一大批粉丝,理想和问界的热销都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日常上下班靠纯电,偶尔远程也能加油,使用的便利性对车主很有吸引力。
“其实在这次争议之前,我真的不太理解也不太关注增程式与插电混动的区别,在我看来,理想和比亚迪DMi没什么大区别,都是既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的混动模式,区别可能仅仅是某种技术更省油一些。”最近正在看车的市民王先生说出不少消费者的心态。
前奔驰发动机工程师、懂车帝原创节目主持人王鹤分析,车企对技术路线的选择有着“扬长避短”的意味。比如属于造车新势力的理想、华为,在发动机技术上并没有技术积累,增程式是避开短板的好选择,不用在发动机降噪等技术上浪费精力。
插电混动汽车市场走强
“可以肯定的是,插电混动在乘用车电动化转型过程中是一种过渡技术。但在纯电动汽车尚有里程焦虑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断优化的混动技术给了消费者新选项。特别是在不少地区,插电混动还可以享受上牌、补贴等政策红利,也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今年插电混动车市场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继续走强。
在刚刚过去的6月,全国纯电动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131.1%;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混动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191.1%。自去年以来,插电混动车的销量增速连续多月高于纯电动车销量,呈现追赶之势。以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双轮驱动”的车企比亚迪为例,6月销量突破13万辆创下新高,插电混动车销量几乎贡献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