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索尼  直播  智能手机  全额罚息  奥迪、  小霸王  网约车  新零售  世界杯  短视频 

征信信息被“围猎”,如何保护好你的“经济身份证”?

   日期:2020-01-08 19:47:33     来源:新华网    浏览:7    评论:0    
核心提示:征信信息被“围猎”,如何保护好你的“经济身份证”?
个人信用报告是每一个人的“经济身份证”,与申请贷款、信用卡消费等金融生活关系密切。近年来,征信信息重要性日益突显,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不过,由于个人征信信息里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已成为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围猎”的目标。如何保护好“经济身份证”?

每年两次免费查询不要忽视

北京市民王女士一开年就查询了自己的信用报告,发现报告里记录了一家汽车金融公司去年底曾查询过自己的征信记录。“那期间我在4S店贷款买了辆新车,没想到信用报告这么快就显示出金融机构的查询记录。”王女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的知情权。记者了解到,央行征信系统对信用报告每一次被查询情况都进行详细记录,个人可在“查询记录”中了解到“过去2年内何人何时出于何种原因”查询了信用报告,及时了解是否存在违规查询行为或信息泄露风险。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表示,公众应充分利用这两次免费机会,定期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并向记载这笔业务的发生机构提起异议。

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共8482.6万次。其中,线下查询占比74%。人民银行在全国设有2100多个查询点,提供柜台、自助查询机查询;部分金融机构网点、部分地区政务大厅也布设了自助查询机等。另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网站(www.pbccrc.org.cn)可提供互联网查询,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则作为试点银行可提供网银查询。

不过,专家提醒,个人信用报告并不是查得越频繁越好。王晓蕾表示,由于每次查询会被记录并在报告里显示,如果一个人在贷款前的一段时间内频繁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有可能被银行认为存在信用风险而谨慎放贷。

“代查征信”“消不良记录”不要轻信

去年4月,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因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和企业的信贷信息,被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处罚款人民币29万元。该公司项目经理沈某相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000元。

按照相关要求,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但一些金融机构在查询使用环节有章不循,管理不严,违规查询用户征信信息并出售获利,极大地侵害了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为此,央行从严加强征信系统用户管理,查漏补缺,加大接入机构违法违规成本。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管理信息部总经理张淑丽介绍,在吸取一些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尤其是盗卖个人征信报告案件教训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加强了个人征信信息保护工作。

近年来,不少人因轻信“花钱消不良记录”“代查征信”,遭遇信用卡盗刷、电话骚扰等问题。对此,张淑丽表示,金融机构有严格的系统流程和管理要求,监控征信查询行为,防范内外勾结违规删改征信信息。应谨防落入不法分子“消除不良记录”的圈套。

只要及时还清欠款,每个人都有重建信用记录的权利。王晓蕾介绍,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只展示5年的逾期不良记录,自逾期欠款还清之日起保存5年,超过5年的不再展示。

遭遇“盗刷”“假车贷”可提出异议

最近,北京白领小希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之前她有一张信用卡遭遇境外盗刷,盗刷导致的逾期欠款给她的征信报告留下“污点”,这一度让她非常着急。

“当时我正在申请一张新的信用卡,很怕受不良记录影响。”小希告诉记者,她向发卡行中国银行提出了异议,不久后不良记录便被消除,也顺利办了新卡。

近年来,银行卡盗刷、“假车贷”“假按揭”等事件时有发生,不少人担心此类情况会影响自身信用报告。王晓蕾介绍,个人认为本人信用报告上的信息有错误、遗漏时,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申请,并要求更正。2019年前11个月,央行征信中心共受理个人征信异议申请4.9万笔,异议回复率99.8%、异议解决率99.6%。

收到异议后,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需在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如果有的异议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一定时间,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先做出说明,在信用报告的‘本人声明’部分进行解释。”王晓蕾说。

即便有不良记录,银行也不一定拒贷。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征信管理处处长赵星霖表示,银行是以科学的态度使用征信报告,不会看到逾期就不分青红皂白拒贷。银行往往会对征信报告中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比如通过模型规则生成信用评分,轻微的逾期对分值影响有限,申请人仍有可能通过审批获得银行信贷服务。

专家表示,错误或过时的数据会影响消费者信贷业务的正常获取,也会对放贷机构风险管理带来不利影响,征信数据质量需要个人、机构、监管共同维护。  
 
打赏
免责声明: 本条信息网址: https://www.zhunfafa.com/news/show-29475.html本网站内容来源于网友提供和互联网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网站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