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中国 六大产业加速动能转换

   2024-12-26 00

近年来,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产业及地方层面的绿色实践越来越丰富。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发布的《2024绿色发展报告》(简称《报告》)指出,近年来,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顶层设计的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在短暂的调整期后坚定向绿发展,并在2024年步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绿色核心产业——节能环保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清洁能源、绿色服务、绿色制造等相关领域的“含绿量”显著提升,绿色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贷款增长速度已超越行业平均水平,成为金融业的新兴增长点,绿色债券的发行也日益频繁。绿色制造体系已初步成形,中国已在国家层面创建了5095家绿色工厂,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7%以上。截至2024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城市绿色交通体系逐步完善,远程交通运输也迎来了电能、氢能和醇能等多能源协同发展的新时代。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朱玥怡李铮曲亭亦王真真潘亦纯阎侠王琳琳陶野

绿色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储能氢能站上“舞台”

2024年,我国能源体系“含绿量”持续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三季度末,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已达56.5%。新型储能与氢能作为衔接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纽带,首次被写入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通过。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能源领域长期以来缺失一部起基础性、统领性作用的法律,《能源法》填补了这一立法空白,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领域法治基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逐步凸显。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我国在气候雄心大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

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顶层政策设计正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统筹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10月30日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

为实现目标,我国将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生活“潮”绿从旅行到穿衣创新减碳

对于这届年轻消费者来说,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生活新风尚——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循环利用……已成为很多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年轻消费者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通过引入并实践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理念,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文旅行业的主流趋势。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把握绿色转型新机遇,探索生态旅游新模式。2023年11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公开征求意见。进入2024年,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组织开展《风景名胜区ESG信息披露指南》团体标准编制工作。

国内文旅企业的ESG信息披露起步较晚,相关信披率逐步上升。酒店作为全球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九成本土酒店企业2021年开始在年报中披露ESG相关信息。2023年,中国饭店协会牵头制定并发布了《住宿业ESG管理体系》《住宿业ESG评价指南》团体标准。

2024年7月,新京报贝壳财经调研问卷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在追求时尚、健康和环保的生活理念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意愿,他们更愿意为可持续品牌和产品买单。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品牌的倾向性,还反映在他们的消费决策上。调研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会在二手平台进行消费和购买,其中32.3%受访者认为二手平台更具性价比,24.1%受访者认为二手循环利用更环保低碳。还有17.1%受访者会根据商品属性和情况而定。

绿色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发力绿色贷款、投资扩圈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新型金融业态,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将绿色金融纳入了“五篇大文章”。在政策和ESG理念引领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ESG投资、国际合作等领域多点开花。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为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7.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5.6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86万亿元和12.0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29日,总计有161只(A/C份额分开计算)分属于WINDESG投资基金行列的新基金成立,相较去年同期的156只有所提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WINDESG投资基金的合计规模约为5170.94亿元,相较2023年末的5350.22亿元小幅缩水。

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也走在前列。2024年11月,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了由中国、欧盟和新加坡共同编制的IPSF《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这被视为国际社会提升绿色与可持续金融标准的互操作性、推进跨境绿色资本流动的重要进展,是国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能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市场融资时降低成本。

绿色制造构建体系数字技术赋能转型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制造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动,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完善,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通过绿色制造体系的实施,可以助推企业自身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保风险、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创造竞争优势,提升品牌价值。

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家层面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绿色产品近3.5万个,带动地方累计创建省市级绿色工厂超6000家、省市级绿色工业园区近300家、省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近200家,各行业、各地区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以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产品为基础的绿色制造体系正在逐步构建,以绿色工厂为核心基础单元的绿色制造体系已成为各地推行绿色制造的重要抓手。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过程往往具有高消耗、高排放的特性。制造业企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提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可以推动企业从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模式,向低碳、节能、高效、高附加值的新生产模式转变,从而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3年11月,中国信通院在报告中指出,数字赋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与效果较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化工行业。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22年度数字科技企业双化协同典型案例”中,工业行业案例居多,占比约为50%。从工信部公布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来看,数字化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汽车、化工,合计占总数的61.7%左右。

绿色交通低碳转型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破千万

2024年,中国在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跑出“加速度”。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八成,从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邮政快递到机场、铁路货场、重点港口,新能源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为交通绿色转型提供新动能。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千万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占比的份额持续增长,并引领“电池护照”实践。

此外,充电桩、超充桩、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10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1188.4万台,同比增长了49.4%。与此同时,车网互动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与能源转型融合成发展趋势。

截至今年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1000万辆的国家。

随着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补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能源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利用,有效降低道路交通领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通过车辆电动化转型以及相关减排措施,2030年我国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缩减至10.3亿吨,到2060年能够缩减至1.6亿吨。

2023年,欧盟发布《新电池法》,对废旧电池回收率、再生材料使用率、碳足迹等提出要求,并且规定欧盟市场上容量超过2千瓦时的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自2026年1月1日起必须具备“电池护照”,这对我国电池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也已开始加快“电池护照”先行先试。

“电池护照”利好电池回收,加强电池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2024年11月,全球电池联盟(GBA)公布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共8家电池企业参与。其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到6家,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和国轩高科。

全国碳市场量价齐升撬动绿色低碳投资

2024年,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步入正轨,市场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容。

当前,我国全国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总体呈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碳市场量价齐升等显著特点。

2024年,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站稳百元,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逐步获得市场认可,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出售碳排放配额获得了显著收益,更多绿色低碳投资正在被撬动。

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生态环境部印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与《条例》共同形成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0681万吨,成交额100.89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市场运行平稳有序。

全国碳市场压实了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树立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重点排放单位基本开展了元素碳含量实测,企业碳排放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大幅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