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功能不同,涉及学科较之更广、更深,复杂性要远高于学校教育。这对学校、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的必修课。”5月25日,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报首席家庭教育专家赵石屏做客“宁波教育大讲堂”,给宁波市几百名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者详细讲解如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
赵石屏认为,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而家长的教育能力参差不齐,这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前提条件与现实条件。教师必须认识并接受这个事实,才能有效地认清责任,更好地给家长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厘清家校边界 实现功能互补
“泛泛而谈的家庭教育知识远远不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老师一定需要学习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赵石屏举例说,家庭的教育机制包括生物性、初始性、秩序性、情感性等机制。机制背后是对家庭教育生活世界本质的认同、深化和理解,是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实现功能互补的认知协同基础。
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包括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几个方面。
在生物学方面,赵石屏首先讲到生命的秩序不可逆,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不同,在小学一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比分数要重要得多;到了三、四年级,孩子的专注力会下降;高年级孩子独立性迅速发展,开始进入反抗叛逆阶段,挑战权威;更加重视同伴……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要与孩子的独立性发展相适应。
在学习心理学方面,赵石屏建议可以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从思维类型差异、性格差异等角度给家长提供指导,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才有真正的教育公平。
在社会学方面,赵石屏提到儿童社会化、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学问题,比如社会学历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获得含金量尽可能高的学历,是职业谋生社会化、社会生存的重要途径。激烈的生存竞争必然有激烈的学历竞争,并非学校可以单独解决。
赵石屏还特别强调家长担负着儿童健全成长的多重责任,决不能将亲子关系简单化处理为“和孩子做朋友”。养者非友,教育必须要有权威,最优的家庭教育关系就是权威型的。拥有权威才能决策,决策才能有责任与权利的平衡,才能解决问题。一个家庭里一定要有决策者、权威者,否则家庭乱套、孩子的成长乱套,这正是眼下不少家庭缺失的。
调动同辈支持 发挥学校优势
“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所能发挥的优势功能,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的优势功能首先体现在同伴群体中,儿童的社会化必须在同辈群体中才能实现。”赵石屏指出,同辈群体具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都不具备的优势,学校一定要充分调动同辈群体的卓越功能。
赵石屏强调,一定要让家长懂得同辈友谊具有的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
赵石屏说,只有在同伴那里,儿童才能真正领悟到平等和公正的含义,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才能实现去“自我中心”。“所以,儿童要充分参与同辈群体,把孩子融进同辈群体里,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儿童成长有四大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同辈群体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事实上,相当多的学校支持功能弥补了家庭支持的缺失。赵石屏建议,老师应该更好地从班级和同辈群体功能方面来发挥教育优势。
“班级是社会关系的缩影,也是孩子们锻炼社会性发展、领悟规则、学习规则的重要场所。所以班级功能是学校支持功能的一种具体化体现,优化班级功能是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最佳途径之一。”
理论支撑技能 案例积累经验
关于提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的途径,赵石屏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努力: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做中学、以问题为中心去学,重视专业技能和方法,重视案例经验积累等。
“提升专业能力首先要注重理论提升。”赵石屏建议老师把理论要点记下来,做个案分析的时候就有了理论支撑。基于专业知识来积累案例,慢慢地就知道案例为什么典型、典型在什么地方,逐步提升专业性。
赵石屏认为家校是有边界的,现在有老师抱怨家长太难与学校协同了。难度大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家长都有,再好的学校都有未能达成共识的家长,这是常态。如何与家长协调沟通、互补,家校合作如何功能互补而不是功能混淆,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相互补充的核心是功能,保持边界才能发挥自己的功能。
家校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比如学校的学科教学责任不能移交给家长去完成,家长也不能逾越边界,不经过正规途径干预学校管理,无视现代学校的制度化。所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有责任不等于包揽,协同不等于支配,支持不等于替代,评价不等于能够解决。
赵石屏还强调,要指导家长优化自己的情绪品质。教育评估用来区别教育者能力强弱的52种教育特征中,有38种在本质上是情感的,例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等。
“如果老师能帮助一个母亲消除恶劣情绪和情绪不稳定,那对一个家庭、对儿童成长就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要告诉家长,不要在孩子用脑的时候去批评孩子,要保持孩子对作业的专注度。”
赵石屏希望教师读懂家庭教育的生活世界,读懂家长养家、教育孩子的困难,学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给予他们积极的、建设性的指导和支持。